当孩子长大了,家长的管教方式也得改变了,以前的粗暴威吓都不管用了,孩子有自己的主见了,因为在孩子小的时候,他会崇拜你,但他长大了,发现其他的家长管教方式柔和很多,也比你赚钱多,孩子叛逆期的孩子就不服管教了,尤其是家长很固执,很轴,自认为自己的管教模式是最好的,这时的孩子心里就会想,我不想要这样的家长,要是我能成为别人的孩子该多好啊
青春期孩子的教育一直以来被家长视为荆棘之地,之所以这么说,是因为孩子到了青春期之后,管教局面越来越复杂,对父母的育儿素质要求也更高。只要夫妻间出现教育分歧,就很容易互相掣肘,让青春期的孩子钻管教的空子,从而不断出现问题。
通过对很多青春期教育的案例进行分析后发现,夫妻教育分歧已经成为青春期孩子问题产生的最主要根源,如果用罪魁祸首来形容最为恰当不过。但是在现实育儿生活中,很多家长恰恰又认识不到这点,结果就导致孩子在青春期阶段没办法得到合理的管教。
该如何化解夫妻教育分歧,彼此形成合力,来理性教育青春期的孩子呢?今天我们就围绕这个主题展开,希望对家长朋友们有所帮助。
一、对于青春期孩子的教育,夫妻教育分歧的主要表现。
举一个例子,女孩萌萌已经13岁,一直以来都是妈妈主抓管教,爸爸几乎不参与。自从女儿进入青春期后,萌萌妈就发现老公时不时会和自己唱反调,认为自己对女儿的管教太过于严格,太过于教条。但是当萌萌妈希望老公能担起对女儿管教的担子时,不曾想老公却又找各种理由逃避。在夫妻分歧无法弥合的状态下,萌萌妈发现对女儿越来越不愿意听自己的话,反而动不动说爸爸最好,给她的自由最多,看到女儿不断出现的成长问题,萌萌妈想解决却有心无力, 这让她非常的焦虑。
2、母亲教育为主,父亲教育被边缘化,孩子不愿接受母亲管教,叛逆行为特别突出。
在很多家庭里,以母亲教育为主已经常态化,时至今日仍然有很多家长固守着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育儿观念。当然,有些父亲已经意识到传统育儿观已经不适合时代的发展,于是便想回归本位,可问题来了,对于一直以来以母亲教育为主的家庭里,父亲教育长期被边缘化,就是想参与,母亲也不愿意让位或交权。如果走近这些家庭,你会发现不少孩子母亲性格强势,在家里总是说一不二。可这样的脾气与性格恰恰对青春期孩子教育不利,极容易让青春期孩子更容易叛逆,更不愿意接受母亲的管教。
举一个例子,小峰在读初二,一直以来都是由妈妈负责管教,在他的家庭里,小峰一直感觉妈妈就如同杀伐果断的女王,不管她有理没理,父子俩每天只能听她发号施令,如果谁不执行谁就会受到指责。在这样的家庭里,小峰感觉爸爸已经习惯于逆来顺受,但是他却越来越看不惯妈妈的做法,于是便感觉自己长大了,有能力和妈妈对抗了,按他的说法到了该为自己和爸爸争取家庭地位的时候了。试想,在这样的家庭里,小峰妈还能正常管教青春期的儿子吗?
3、父亲教育为主,母亲教育为辅,父亲脾气暴躁,亲子关系不断激化矛盾。
在一些家庭里,父亲承担起对孩子的家庭教育重任,母亲往往只做好辅助工作。按常理讲,如果父亲性格温和,又懂家庭教育,反而具有很大的优势。但是有些父亲偏偏不懂家庭教育,同时又脾气暴躁,对于父亲有这种的性格,孩子进入青春期后,无一例外都会在成长方面出现问题,如孩子也如父亲那样脾气更加暴躁,更不愿意接受管教,甚至和同学或老师也处不好关系。面对父子关系不断激化的矛盾,让母亲夹在中间特别难受,想调和矛盾,可谁也听不进去,看到孩子不断出现的成长问题,让母亲特别忧虑。
举一个例子,小亮爸一直主抓儿子的管教,按他的话说,妻子性格太懦弱,无法教育出一个有血性的男孩。虽然话这么说,可是小亮妈却发现老公对儿子管教的做法,明显有些偏激,他动不动就对儿子发脾气,甚至有时会对儿子动手。孩子小一点时特别惧怕爸爸,可是到了青春期后,不仅不怕,还经常能看到儿子和爸爸吵架,有时还和爸爸对打,可换来的却是更猛烈的痛打。面对总也打不服的儿子,小亮妈心里在流泪,她知道这样下去,儿子不仅教育不好,甚至还有可能和爸爸成为仇人。
4、父母教育不分主次,孩子不接受父母管教,出现管教失控局面。
现在还有一种比较普遍的家庭教育现象,那就是在一些家庭里,父亲和母亲教育不分主次,都想作主,但又都做不了主,夫妻双方经常会因为管教孩子产生矛盾和纷争,孩子就在父母不断的矛盾和争吵中成长,直到进入青春期后,开始拒绝接受父母管教,出现管教失控局面。原本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就特别自我,如果再没有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影响,孩子很容易出现诸多问题,在家不接受父母管教,到了学校自然不愿意接受老师的管教,这样的孩子往往容易做出一些危险性行为来。
针对这种情形,我就不列举事例了,相信不少家长都能从身边轻易找到。
针对上述四种夫妻教育分歧的现象,该如何解决呢?下面寒石冷月老师给您几点建议供您参考:
二、母亲教育为主,父亲教育需回归本位,夫妻管教观念趋同,才能解决孩子成长问题。
对于青春期孩子的管教,不管是男孩子,还是女孩子,都离不开父亲教育和母亲教育,如果在你的家庭里,一直以来都是以母亲教育为主,这时就必须要考虑让父亲教育回归本位了。
为什么要特别重视父亲的教育呢?因为对于男性而言,更擅长于管理,而青春期孩子由于特别自我,如果母亲管理能力偏弱的话,自然会让孩子特别自我,不愿意遵守家规,甚至有时会以和种无理的做法挣脱母亲的管教。
父亲回归教育本位后,要优先考虑与妻子育儿观念趋同的问题,因为观念相似或相同,管教孩子时才能做法一致,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孩子钻父母管教方式不同的空子。
就拿上面小萌家的例子来说,最初小萌爸一直不重视也不参与对女儿的教育,可是当他发现女儿进入青春期后,妻子越来越无力管教,甚至还出现焦虑症时,他才突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。小萌爸是一个爱学习的人,他知道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请一个家庭教育指导老师来协助自己,一边跟着老师学习,一边做解决家庭育儿矛盾和问题。通过几个月的学习,小萌家里出现了新的气象,如重建家庭秩序,不断完善家规,重建亲子关系,获取女儿的信任等。由于有了爸爸合理的管教模式,女儿慢慢信服爸爸,也愿意接受管教。看到女儿越来越乖巧听话,妈妈的焦虑不断缓解,最终恢复健康,家里终于能听到欢声笑语。
三、父亲教育为主,需要在母亲的协助之下改变不良性格与脾气,缓和亲子关系才好管教孩子。
对于青春期孩子来说,他们特别崇拜权威,如果父亲回归教育本位后,能够意识到这点的话,不妨从自从性格与脾气的改善优先着手。如果父亲以往脾气暴躁,性格强势,此时需要及时加以改正,因为你越强势越容易出现在孩子面前不讲理的现象。
但如果采取温和式的民主家庭风格,则容易减少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心理,对正常的亲子沟通扫清障碍。当然,父亲性格与脾气的改善,离不开孩子母亲的协助,只要夫妻彼此能够互相尊重和信任,相信用不了多久,父亲的脾气就会有很大的改观。
就拿上面所讲的小亮家庭来说,爸爸虽然主抓教育,但是以往脾气暴躁,性格强势,但是当儿子进入青春期后,他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。于是小亮爸开始痛定思痛深入反思自己身上的缺点与不足,最终他发现自己需要改变性格与脾气,绝不能再用那种简单粗暴的方式管教小亮。在妻子的协助之下,小亮爸开始构建民主型的家风,大事通过召开家庭会议来协商解决,让母子俩都参与发表意见,最后采取民主集中的方式形成统一意见。对于小事,小亮爸会单独和妻子或儿子商量。随着小亮爸的不断改变,小亮也慢慢发生了变化,看到父子俩脾气都越来越温和,也愿意讲理了,小亮妈的焦虑不断缓解,压力也逐渐消失了,她开始有了家庭生活的幸福感,对于小亮来说也和妈妈一样,快乐感不断增加。
四、青春期孩子教育,父母教育需分清主次,彼此相互配合,才能让管理到位,教育到位。
从上面小萌和小亮家庭的改变情况来看,想解决青春期孩子成长的诸多问题,无一例外都是从父母改变自身不足开始,这本身并不难理解,只有父母成为人格完善,身心健康之人,才能谈得上对孩子实施理性的教育。
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值得家长们注意,那就是对青春期孩子的教育,必须要父母分清主次,谁主抓谁辅助,必须要定好位。因为唯有管教的持续和稳定,才能形成良好的家风,才能让家庭规则得到真正的落实。
对于以往教育和分歧不断的家庭来说,往往缺少夫妻育儿的配合,如果能够分清主次,不管谁主抓,都容易做好育儿任务的交接,毕竟有时孩子父亲或母亲有事不可能一直在位。当你把管理权利理顺之后,相信做好配合工作,会让孩子始终无法钻管教的漏洞。
结束语:化解夫妻教育分歧,是面对青春期孩子成长教育必须面对的现实,如果家长们都能本着理性地思考为出发点,本着对孩子成长负责的心态,相信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。当家庭秩序构建好,亲子关系维系好,夫妻间相互配合好后,青春期孩子的教育便相对容易多了。说到这里,就到了话题结束的时间,最后希望每个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,都能够重视学习,因为唯有学习才能让自己不断增强育儿素质,成为更优秀的父亲或母亲。
叛逆期的孩子该怎么管?叛逆期的孩子该怎么管教
在叛逆期的孩子不要管教,越管越叛逆,在叛逆期的时候,对孩子多一些包容,等孩子度过这个时期就好了,我们不也是从叛逆期过来的吗。
孩子叛逆期该如何管教?孩子叛逆期该如何管教?
??一些孩子就养成了骄奢的习惯,花钱大手大脚,不知爱惜物品,这种习惯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,因此家长应理直气壮地教育孩子勤俭节约,帮孩子养成节俭的习惯,这才是真正的爱孩子。 -二十五、伴教计——在参与中教出好孩子。 -如果父母能够参与孩子的生活,多抽时间陪伴孩子做一些事,那么不但可以增进亲子感情,还可以鼓舞孩子,同时父母还可以对孩子多一些了解,这于开发孩子的潜力、培养孩子成才是非常重要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