胙天晚上听楼上家长在教育孩子,因为楼板不隔音所以大声说话听得见。听到孩子爸爸很声气的对他儿子说,能不能不玩游戏呀,玩游戏也不能涨知识。能不能不玩。气得说到要是玩游戏也能考大学长知识的话,就拿2万块钱你去玩吧。看把家长都气啥样子啦。应该把游戏彻底关掉,让孩子正常学习生活。
过不了关,就要挨揍!
最近看了一个视频,把我笑喷了....
孩子正在专注地玩游戏,爸爸在他眼前走来走去,焦急得不得了
指着孩子吼道:怎么简单,你都玩不过去!?怎么混啊!
今天晚上通不了关,不准睡觉,还得挨揍!
考试考不及格,就要挨揍;玩游戏玩不过关,也要挨揍!清楚了吗?
孩子听完,游戏也不玩了,哇哇地大哭起来......
看到这个爸爸的管教方式,你会有什么感觉呢?
如果你家的孩子也有这种情况,你会不会大喊一声:哇塞!这也行啊!过瘾!
作为父母,对于孩子的问题,你已经深恶痛绝了,想帮他改吧,总是改不掉
各种挑战,让你应接不暇,甚至想如果能把这个熊孩子塞回娘胎里。该多好啊!
然而,现实是如此残酷,这是不可能做到的。那么,辛苦的父母们该怎么办呢?
有一种智慧,可以让问题不用解决,就会自己解决了,你想了解吗?下面就和大家唠唠
有“定”就有“限”
智慧的语言,就是那么简略,是吧!超爸也是从一个家庭教育平台上学来的,哈!
再讲个小故事,一天奶奶带着小孙子出去玩,2岁多的小孙子看到外面的小水洼,兴奋得不得了
跑着就往小水洼跑去,奶奶着急了:不要去啊!脏啊!喊完,一把把他抱了回来 。
小孙子哪里愿意啊!哇哇的哭闹,要挣脱出去玩。把奶奶搞得汗流浃背。
这个时候,爸爸回来了,他看到这个场景,从房间里拿出一个球,不紧不慢地走过去。
爸爸从奶奶手里接过孩子,没有多说别的,抱着孩子走开,边走边玩手上的球。
孩子一开始还在挣扎,但后来慢慢地平静下来,伸出手来要玩爸爸手里的球。
小孙子哭闹的问题解决了,但是爸爸有没有针对哭闹的问题去处理呢?
没有,但问题却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。这其中的原理是什么呢?
当引导孩子从问题里出来,重新定在另一个注意力中的时候,前面的问题就会不知不觉中解决了!
这就是有”定“就有”限“。把孩子的注意力定在球上,那么无法满足玩水洼的哭闹,就被限制住了。问题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。
方向一变,问题不见
回到开头那个爸爸的行为,超爸来帮大家拆解一下他的管教方式背后的”秘密“。
爸爸一定是想解决孩子玩游戏的事情,然而他又无力去直接阻止他。
孩子玩游戏的最终注意力在哪里呢?在于游戏成功的喜悦,和其中不得给的价值感。
然而,这个爸爸”成功“地把孩子注意力的方向,定在了另一个地方:
通不了关,不准睡觉,还得挨揍!
定在了痛苦的体验上,那么游戏带给孩子的喜悦,就会被限制住。问题自然而然地不见了。
当然,这位爸爸的情绪和行为,还是欠考虑的,《家庭教育促进法》颁布了,孩子走不得啦!
人生最重要的注意力
对于小孩子 ,用其他物品吸引注意力,转移“定”的方向,是可以的,那么对于大孩子呢?
大孩子的注意力方向,和他的心理能量有关。心理能量正向,那么他的注意力方向自然往正向走,否则,就极有可能走偏。
那么就需要从人生志向来引导他。何为人生志向呢?
就是让孩子看到自己未来,享受在未来的感受中,让他似乎就在未来一样!
父母期待未来怎样看自己的孩子,那么现在就要以同样的眼光来看他。
当他从父母那里得到足够的心理能量,这份志向便慢慢地锚定在孩子的心中,产生了他的价值观和世界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