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对孩子在成长中出现的犯错,父母是该多管还是让孩子自己吃亏后去改正呢?父母该如何管教,能达到效果的最大化?父母做好“三管两不管”,孩子优秀家长轻松。
孩子犯了错,父母常见的处理方式
孩子出现了行为习惯错误,你会如何处理?在以前的年代教育孩子的方式就是,孩子不听话,打一顿就好了。随着育儿观念的改变,现在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通常就是“吼一吼、骂一骂”。这些方式有效吗?答案只有家长自己心里清楚。
孩子犯错,父母常见处理方式一:冷处理
被孩子气到不行(到了眼不见为净的地步了),却又不想用“武力”解决时,冷处理是一类家长惯用的管教方式。父母采取了这样的处理方式,对孩子造成很严重心理影响:缺乏安全感、焦虑感攀升、孤独、敏感、缺爱……。
孩子犯错,父母常见处理方式二:吼骂+动手
孩子犯了错,不管三七二十一,先打一顿再说,如果不行就两顿。也有些家长在说教孩子的过程中,越说越气,开始动手。吼骂+动手对孩子造成的影响:孩子也容易变得暴力、自卑内向、失去自信……。
孩子犯错,父母常见处理方式三:无底线包容
有一种爱叫“爷爷奶奶的溺爱”,不管孩子犯了什么错,在家长的眼里都是可以被原谅、被包容的。这种无底线的包容,对孩子的性格发育、习惯以及未来人生的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。至于到底危害有多大,就看这个家庭对孩子有多“溺爱”。
孩子犯错,父母常见处理方式四:讲道理
比较明智的父母,在发现孩子犯了错或出现了行为习惯问题后,会先采取合理的方式和孩子讲道理,让孩子明白自己“错在哪里”,如何改正。这种教育方式通常实行起来比较难,能够做好了孩子必定会是人群中比较优秀的存在。
孩子犯了错如何管教 ?家长需做好“三管”
孩子犯错了,父母是应该全部都管吗?其实不是这样的,孩子有些错误家长需要管,是因为涉及到了孩子未来人生的发展,家长必须要介入给予引导。做好“三管”,是管控孩子人生根本的“行为和习惯问题”。
孩子“好吃懒做”,家长要管
“好吃懒做”背后反映出孩子身上的问题是很多的:自私、喜欢坐享其成、不懂感恩、没有上进心等。这些问题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,不仅容易导致孩子性格扭曲,一事无成,还会影响孩子的社交关系,危害性不言而喻。所以当孩子出现了好吃懒做的习惯,家长一定要出面严加管教。
孩子“不懂礼貌”,家长要管
没有人喜欢“不讲礼貌”的孩子,长大后亦是如此。中国是一个礼仪的国家,无论孩子将来从事什么职业,想要有好的发展,和谐的人际关系,就必须做一个有礼貌的人。礼貌这件事需要家长从小教起,对孩子进行引导管教,不可放任孩子粗俗的行为语言放任不管。
孩子“总喜欢发脾气耍赖”,家长要管
孩子经常性地喜欢发脾气耍赖,大多是被家长“惯”的结果。孩子知道自己只要一发脾气耍赖就能满足自己的需求,这么好用的一招为啥不用。不能去放任孩子“发脾气耍赖”,孩子出现了发脾气耍赖家长可以通过“冷处理”+“事后好好说”的方式来管教。
孩子的错并不是都需要家长管教,家长同样也需要做到“两不管”
孩子在成长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各种问题,孩子的问题和错误并不是都需要家长介入引导,有些错误家长不需要管,因为家长要学会让孩子自己承担错误学会成长。做好“两不管”,是不去管控孩子“自己能解决的问题”。
“孩子承受的困难,能够自己消化时”,家长不要管
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,不可能家长事事都帮忙、事事都需要家长引导。有些困难挫折在孩子的承受范围内时,家长不需要出面帮忙解决,可以让孩子自己去处理消化。这是一种放手,同时也是帮助孩子更早学会独立成长的关键,家长不需要管。
“孩子能自己完成的事”,家长不要管
有些家长总是担心孩子这里做不好,那里会出问题,做什么都想帮孩子一把。家长需明白的是“孩子长大过程中,你帮助越多,越不利于孩子成长”。不要去低估孩子的学习能力和独立能力,不要让孩子成为“包办式教育”下的傀儡。
孩子总会在不经意间学会很多生活技能,家长需要做的就是在一旁默默看着孩子获得属于自己的“成就感”,这对于孩子建立自信也是非常有利的。总而言之,孩子能自己完成的事,家长要学会不要去管太多。
CiCi妈寄语:
管教孩子是一门学问,管多或管少了都会引发反效果。如何管教、哪些该管教、管教的方式都需要家长根据自家孩子的情况综合选择。以上“三管两不管”建议,供各位家长参考。